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内地西藏班语文课堂的有效拓展

内地西藏班语文课堂的有效拓展

时间:2022-11-23 19:20:1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为此,笔者在认真进行文本教学的同时,着力开展了语文拓展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把握拓展的时机。

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有偏颇,有时甚至还会出现理解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拓展,有效的拓展可以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例如,在语文作业本上有一段选自《庄暴见孟子》的短文,练习时,笔者先组织学生疏通文意。在落实过程中,学生对于“王变乎色”的理解不一,有的说“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有的说“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该好乐”;有的说“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意,笔者适时地作了一些拓展。《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滥竽充数”的故事,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笔者让学生撇开原来故事中的不懂装懂做些鱼目混珠的事不讲,而对里面乐队的人数特意作了强调,并且,还强调了故事中的齐王便是《庄暴见孟子》中的齐王。

学生立即就明白了,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宣王心中要“怪怨”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孟子。于是大家便都理解了,“王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這则案例中的拓展是随机生成的,笔者抓住了拓展时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让学生领悟了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词义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这样的拓展无疑是有效的。

二、选好拓展的内容。

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行拓展,使拓展能更好地为课堂服务,这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拓展理解主旨内涵的内容。

笔者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品读描写今日罗布泊的语句,体会其中浓厚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并分析了表现手法。之后,进行了这样的拓展: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悲剧在重演?结合你所在地区的实际(尽量引导藏区学生援引家乡的实际),说说身边类似的事情,可试着用一些修辞,用“语文”的方式表述出来。通过拓展,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了语文表达能力。

2.补充符合学生特点的内容。

初中学生有初中学生的特点,他们的认知水平有局限,西藏班学生的兴趣又与汉族学生有所不同,如果能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效拓展,势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香菱学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针对西藏班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将香菱所写的三首诗,前两首用于朗读比赛,在朗诵的时候,要求学生把握语气语调。教师也可以找一下《红楼梦》里其他优秀的诗歌,一起用于比赛。第三首诗则改编成舞蹈。西藏班学生用他们的表演非常好地诠释了这首诗的内涵,这比教师枯燥的解读更能让学生理解。

三、找准拓展的角度。

拓展的角度直接影响拓展的效度。为了使课堂的拓展能有效、自然地融入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笔者一般从主题、情节、作者、文体等4个角度入手。

1.相同主题拓展。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真正的主题是符合大众评判标准的。因此,教师可由这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就能更好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例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体会到藏区学生远离家乡,他们对这个主题有深切的感悟,笔者适当地引入了亚丁人组合的歌《乡愁》,学唱歌曲,在歌曲中体会乡愁,排解乡愁;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结合藏区学生的生活环境特点,让他们讲讲“我与我喜爱的动物的故事”,并引入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只要教师平时有积累,能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找出相似主题的文章,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

2.类似情节拓展。

初中课本中有一些选自长篇小说的课文,涉及到的长篇名著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学生普遍对这些选自经典小说的课文比较感兴趣。但是长篇小说节选往往跟前后故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拓展。学生除了阅读课文外,还应该了解原著,了解故事情节,揣摩语言特色等,提高阅读和鉴赏水平。例如,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只是《水浒传》中第三回的内容,将花和尚鲁智深(鲁提辖)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的英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笔者利用藏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让学生来个《水浒》故事大会。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中,对《水浒传》中的故事了然于心,也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3.同一作者拓展。

中学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如果就了解一个作者的一个作品,可能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因此,有目的地选择该作者的相关作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写了“愁”,可是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却是一派闲适,将这两首词比较,就能更好地了解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变化,再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就很容易了。

4.同类文体拓展。

文体在中学语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决定了该文的写作方法。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从课文内容切入,了解这篇课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几个方面,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技巧。为了更好地巩固说明文的知识点,笔者选取与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里的一篇说明文《眼睛的功能与仿生学》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彼此的异同。经过比较,学生明白了说明文有的介绍事物的特点,有的是说明一个道理,要介绍明白这些特点和道理要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而且语言必须准确。通过比较,学生逐渐掌握了一把开启说明文阅读大门的钥匙。此外,因为绍兴是桥乡,笔者在引导藏族学生把桥画出来的同时,带领他们实地去看看心目中的桥是不是这样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拓展,运用得好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内地西藏班的语文老师,联系学生的实际,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精心选点、设点,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进行有效拓展,等于给了语文课堂一双腾飞的翅膀,最终能够达成培养藏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藏族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西藏民族中学)

推荐访问:西藏 拓展 内地 语文课堂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