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抓住时代机遇,拓展“大急诊急救体系”

抓住时代机遇,拓展“大急诊急救体系”

时间:2022-11-01 15:45: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2017年6月23日,“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急危重症大会”在泉城济南隆重开幕。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急诊科学科带头人、胸痛中心主任陈玉国教授出任大会主席。

据记者了解,这次会议是我国急诊医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因为在此次会议上,不仅召开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会议、全体委员会议及青年委员换届会议,为学会今后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还成立了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中国抗栓学院、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俱乐部、齐鲁中国医院院长联盟、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急诊急救产业分会等行业组织机构。这些学术组织的建立,进一步突出了学科特色,推进了学术繁荣,拓展了“大急诊急救体系”,并将促进形成大的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东部与西部医疗中心协作发展的大格局。

此次会议闭幕后,本刊记者就我国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现状以及上述学术组织成立的背景和意义,深入采访了陈玉国教授。

创新学科思路,

拓展“大急诊急救体系”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以“急诊(Emergency)、创新(Innovation)、机遇(Chance)、聯盟(Unity),EICU”为主题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急危重症大会”,是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办的一次2017年度我国急诊医学领域最为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

身为大会主席的陈玉国教授在6月23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阐述会议主题时表示:“这届会议的主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急诊医学应勇于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思路、主动担当,组建联盟、拓展体系,携手同行、共同进步;另一方面,EICU,也是‘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英文缩写,EICU为持续管理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切实保障,已经成为急诊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希望能拓展大急诊急救体系,促进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

陈玉国教授接着介绍说,来自全国31个行政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科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并从会议主题、学术内容、交流形式等方面展开了广泛交流。组委会在组织学术报告的同时,还安排了多场新闻发布会、高端访谈、优秀论文口头交流、壁报交流等环节,完美地将学术、对内对外宣传和交流等元素融合进本次会议的流程之中,为国内外急诊医学同道提供了交流、切磋和分享的机会。

陈玉国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围绕急诊医学建设的主要任务、心肺脑复苏、创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中毒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专题报告;举办了院长论坛、急诊科建设论坛、急诊科主任培训班。院长论坛邀请了国内杰出的医院院长围绕急诊学科建设进行顶层规划,为分级诊疗及其他医改政策形势下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出谋划策。急诊科建设论坛围绕新形势下急诊科具体的建设规划和任务进行热烈讨论,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对急诊科的功能定位,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新突破。急诊科主任培训班主要针对二级医院急诊科主任进行培训,以提升其领导力、提高二级医院急诊科的业务水平和救治能力。会议最后举行了年会各奖项颁奖仪式,评选出了优秀组织奖、最佳讲者、最佳青年讲者、优秀病历奖、优秀合作企业奖此五大奖项,鼓励大家为提升年会质量、促进急诊学科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陈玉国教授还介绍说,本次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会议、全体委员会议及青年委员换届会议,安排部署了学会今后的工作;同时,本届委员会还在原有的复苏、创伤、危重病、危重病质量管理等9个学组的基础上,新增了胸痛、卒中、信息化建设、临床研究、临床技术培训、护理、老年健康管理、急性抗感染8个学组,吸纳了更多优秀中青年加入组织。

陈玉国教授表示:“简单而言,我们举办这次会议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推进急诊急救战线前移,重构中国大急诊急救体系,支撑分级诊疗;关注社会重大健康问题,助力‘健康中国2030’!”

立足“双千工程”,

组建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

据记者了解,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是在6月23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同时举行的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成立仪式。

谈及这个联盟成立的背景,陈玉国教授介绍说,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城市农村的急诊急救能力参差有别,因而目前尚缺乏我国急诊科现状的详细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于2016年10 月份发起了“全国急诊科双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双千工程”),对我国 1000余家三级医院、1000余家二级医院急诊科的规模、医护人员、技术开展、学科发展特色等展开调查,历时半年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工作,为了解我国急诊科现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双千工程”项目基础上,经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于学忠教授、现任主任委员陈玉国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吕传柱教授提议,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会一致通过,发起成立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这一倡议得到了全国急诊同道的积极响应。

陈玉国教授表示,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旨在统一思想、携手同行,拓展大急诊急救体系,推动我国急诊医学整体水平提高,更好地完成政府交办的各种急危重症救治任务。

谈及联盟成立后的工作目标,陈玉国教授介绍说:“联盟将借助国内一流的急危重症专家团队,通过专业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提高基层医院急诊科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广大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新成立的联盟还制定了5项发展规划:一是团结院前急救系统、急诊医学科及院内其他科室的骨干力量,优化急诊急救的绿色通道,不断推动急诊急救战线向“院前”及“院后”延伸,实现急危重症患者的“早发现”“早救治”以及“防复发”“促康复”等全程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救治质量,改善预后。二是团结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团队,通过远程会诊、结对帮扶、举办急诊科主任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院前、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促进急危重症从业人员的快速成长,壮大队伍。三是与联盟成员单位建立合作医院协同网络,构建急危重症“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的大数据平台,开展行业内外的科研合作与交流,为制定行业标准、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依托平台优势,助推“一带一路”沿线的急诊学术交流活动,将尖端科研理念、成功诊疗经验和优质的学术内容输送到西部,更好地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携手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五是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通过“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习等方式,与国外一流专家团队进行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实质性合作。

同时,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成立后,还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将团结带领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为推动中国急诊急救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肩负两大使命,

成立中国抗栓学院

在本次大会进行期间的6月24日,中国抗栓学院正式宣布在济南成立。谈到这一业内重要的学术机构的成立背景,陈玉国教授说:“近30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飞速发展,国际和国内指南也在不断制定和更新,但临床实践和指南推荐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如何规范日常医疗活动,缩短与指南之间的差距,是我们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贯穿‘战线前移、早期评估与干预’的思想,精准判断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尽早检出高危出血患者,并给予个体化治疗,是我们始终追求的临床目标。然而,如何实现精准评估和治疗却是现阶段的临床难题。迎难而上,结合新型生物分子制定缺血和出血风险评分系统、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国人的精准抗栓方案,应该是我们临床医务人员的主要责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国内首家‘胸痛中心’顺利发展15年的基础上,发起成立了中国抗栓学院。”陈玉国教授进一步表示,“我本人认为,中国抗栓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理应肩负两大使命。第一、规范急性心血管疾病抗栓药物、介入技术、其他主要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和技术的规范化能够降低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让不该失去的生命继续存活、让不该丧失功能的心脏继续跳动!第二、制定符合国人的缺血和出血评分系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精准的抗栓方案。”

陈玉国教授认为:“现代生物医学的新技术、新成果正在推动着临床医学的进步,精准医学不再是虚无缥缈、明天应做的事情。今天,每一位临床医务人员都应该深入认识精准,加快现代科技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做精准医学的推动者。”他还透露,“在学院成立仪式上,中国抗栓学院与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将强强联合,共同携手促进抗栓治疗的规范化、精准化。”

陈玉国教授进一步展望说:“搭建合作医院协同网络,开展高质量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将是实现学院肩负的两大使命的重要举措。因此,中国抗栓学院将以山东省内行急诊介入的医院为主体辐射全国,组建临床医学研究协作医院网络,搭建合作网络单位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系列注册登记研究、临床试验、转化医学的全国性研究,评价现有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探索新型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制定适合国人的缺血和出血风险评分标准、研发精准抗栓方案等。其中,精准抗栓方案的研发将是一个全新尝试,期待科技成果早日造福于我国患者!”

燃起“希望之火”,

在国内外发出“急诊好声音”

6月24日下午,又一个好消息从本届大会上传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急诊急救产业分会宣布成立。对此陈玉国教授介绍说:“急诊医学所涉及的医疗器械品种繁多、精密、复杂,其配置和管理与其他科室有一定的差异,有必要进行单独研发;但目前我国缺乏一个急诊医学从业人员与急诊急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相互沟通的平台,急诊急救临床上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不能及时反映、反馈到生产企业,急诊急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不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及时地针对性地研发、改进相关医疗器械。在分级诊疗的新医改政策下,保障医疗器械在急诊急救过程中作用的最大化,对于建立覆盖社区、院前、急诊科、各科室、院外的大急诊急救体系,保障慢病急性发作及各种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助力我国分级诊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尽管近年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用于规范急诊急救医疗器械的制度,但对于这些制度的普及和应用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落实——这就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急诊急救产业分会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在上述情况下,陈玉国教授牵头组建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急诊急救器械产业分会筹备组,多次组织相关企业进行产业创新、项目合作、技术交流、专利申请及成果转化,在行业内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于是,众多参与者一致要求成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急诊急救器械产业分会。陈玉国教授表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急诊急救器械产业分会成立后,将为急诊医学从业人员与急诊急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沟通交流、创新合作的平台,组织急诊急救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法规的教育普及,参与急诊急救医疗器械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质量规范的制定,组织开展国内外科研成果、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等;并将团结更多医学同仁、医疗企业,不断拓展规模和扩大影响,将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医疗器械产品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中国急诊急救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医疗器械在急诊急救中的重要服务作用。在6月24日下午举行的成立大会上,分会成员、企业代表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发言中表示,医药器械企业将与急诊急救医疗工作者一道,为急诊急救医疗器械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据记者了解,本次会议还特别创作了一首歌曲《希望之火》,由大会主席陈玉国教授作词。与会同道一致认为,这首歌谱写了急诊人的心灵体验,表达了急诊人为拓展“大急诊急救体系”整体战略布局所做的努力,体现了我国急诊医务工作者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这一宏伟目标而奋发努力的宏图大志。

陈玉国教授最后表示:“我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今后在学科体系建设、亚专业特色、人才队伍培养、国际交流、科学研究、对外宣传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发展的“加速度”,争取实现绕道超车、换道超车,在国内外均发出‘急诊好声音’!”

专家简介

陈玉国,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山东省急诊医学“1020工程”杰出学科带头人,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国际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急诊科学科带头人、胸痛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心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心血管病分会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胸痛联盟主席,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联盟主席等职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973”子课题、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等20余项科研基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SCI论文7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部省级一、二、三等奖6次,获得国家专利5项,主编、副主编《急诊医学》国家规划教材等教材、专著10部。

推荐访问:急诊 急救 机遇 拓展 抓住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