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30 08:10:2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产业,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的作用大。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及基于供应链的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此,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应用已然成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重中之重。

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大专层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从而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质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职业教育院校开始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供应管理课程的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供应链管理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不仅包括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和优化,还涵盖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内容,由于这些知识信息量大,涵盖知识面广,所以比较抽象难懂,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材更新较为缓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案例就显得尤为贫瘠。供应链管理还是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之一,因此,供应链管理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及基于供应链的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大纲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首先,因部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没有做好充分的社会调研与论证,盲目的设置课程,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不同步,出现了混沌混乱的局面,存在了一些缺陷与不足,参与工作后,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其次,课程设置定位不当导致学生就业的不对口现象,不能为高职教育树立一面特色的旗帜;再次,教学内容的贫乏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应用,课程内容浅薄,缺乏教学研讨,存在着课程内容重复或脱节的现象;最后,高职院校师资与实习实训等教学条件的不足与匮乏,使得因人设课、依现有条件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被动理解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并且学科交叉,是许多观念、理论和技术的综合。但是由于课时限制,教师授课时往往侧重于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会觉得该课程抽象难学。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物流理论,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3.教材不适用,案例更新速度慢

《供应链管理》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区分受用人群,是高职学生还是本科学生。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在高职和本科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自然而然授予学生的知识点也要做明显的区分,因此教材是体现这一不同点的最好表现形式。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材更新较为缓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案例就显得尤为贫瘠。大部分供应链管理教材的撰写方式更倾向于本科教学,不管是在知识点的解说还是在案例的论证选择上都欠佳。

4.评价体系较为片面,不能反映教学实际情况

目前教学中,评价考核体系仍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教师与学生习惯性的把闭卷考试作为评价学习质量的高低,闭卷考试主要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画图题、案例题等,所以被动的接受知识,依赖复习提纲,成为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标准。教师虽通常通过小组作业、案例讲演、课堂讨论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

5.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和校外实训基地模式单一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实训基地模式单一性,由于高校资金的缺乏,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岗位技能的实地训练。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良好的教学质量依赖于较好的师资水平。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侧重于理论的教学,而对于实际操作与实践经验了解甚少,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现代物流的现场运作的了解,增强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理论知识水平,主要渠道是通过到国内外优秀院校进修与学习;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主要通过参与各种物流培训与物流活动,还可以到企业挂职训练,在教学中逐渐提高教师队伍中教与学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2.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

物流管理专业隶属工商管理类,依赖于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同样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也支撑着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平台。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培养学生所需的工作能力,必须规范在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业务能力要求之内。可以设立一些基本的教学模块,比如:工作目标、实际手段、原理及技能。按照“大平台、小模块”的构思,明确学习目标,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满足应用平台的目标要求。

3.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演示教学。这是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例如幻灯片、视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演示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直观性和可理解性,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来帮助学生建立对即将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案例教学。换言之就是举例説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围绕某教学案例开展的一系列分析、推理、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逐步掌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3)校内模拟实习。这是一种用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实践教学形式。他的仿真性与完整性能够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模拟实习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具有模拟性质的企业采购、仓储、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流程。让学生在这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中得到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教师关键性的指导。

(4)校外生产实习。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习。它涉及物流实物工作的各个环节,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物流包装、配送、仓储、运输等诸方面的业务,是校外实习基地物流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可以一次性的锻炼学生的日常语言的表达能力、社会沟通与交往能力,还可以增强团结协作能力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莫高兴,张尔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6,(05):203-205.

[2]朱佳俐.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2):105-106+114.

[3]王厦.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21-23+32.

[4]张俐华.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20):48-50.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高职 物流管理 供应链管理 探讨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