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工科院校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析

工科院校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析

时间:2022-10-29 20: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涵、工科院校背景下的专业特点、专业建设模式以及专业建设内容,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分析了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科院校;专业建设;兰州理工大学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1.1 专业内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管理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直接以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社会在社会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非盈利组织等从事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综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1.2工科院校背景下的專业特点分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融信息技术、管理为一体的复合性、横断性、应用性专业,它具有理工渗透、文理交叉、经管结合的特点,是一个新型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专业,它涉及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个不同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断与其他学科融合,并吸收其他学科成果,最终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内容

2.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如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培养大量的信息技术创新人才,这既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与发展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教学的新任务。从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中,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际,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是: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行“一技之长”和“分支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围绕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等。

2.2专业建设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不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数学、运筹学的简单相加,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我们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建设的模式应该是:“教学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监控”,建设在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专业方向可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及社会需求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以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能适合社会的需要。培养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建设需要全面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选择适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材,做到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许多课程必须有相应的计算机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上机进行实习。

2.3建设的内容

(1)专业定位和能力定位

根据社会需求,本专业是培养面向在社会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非盈利组织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能力: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现代管理理论和知识,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②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方法及实现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系统分析与数量分析、建模与计算的能力;③具有熟悉企业信息组织、检索与存储、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④有企业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开发、管理与维护的实践和初步经验;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⑥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⑦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所有学生在具备上述能力的同时,强调在大专业下分小方向,根据学生不同兴趣,让每个同学都有“一技之长”。

(2)师资队伍建设

具备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人才的必要保障,所以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本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通过引进外部人才,一方面,吸引本专业的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研究生或企业信息化工程师到学院工作,扩充专职教师队伍,组建本专业教学团队。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邀请部分在社会工作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校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来。留住内部人才,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制定由教研室主任牵头,课程组负责人组织对课程按精品课程进行建设,通过集体备课、公开教学评比、一对一帮教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带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向应用型实践教学方式转变。

(3)提升办学条件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竞争,所以提升专业建设的办学条件十分关键。

①教材建设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深化专业发展特色,其中发展专业特色的根本就是在教材建设上,其中就需要加大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兰州理工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教材建设方面,多年来按照学校制定的《兰州理工大学教材管理办法》,积极选用教育部推荐的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或被规划为面向21世纪的教材,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有利于素质教育,适应市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强调特色,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基础,本系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多部。

②实验环节

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增大设备经费投入,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培养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其中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训,这就要求不断充实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验设施和实践基地。目前,兰州理工大学新校区拥有1个ERP实验室,1个省级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基本能满足各门课程的实验要求,专业实验室正在积极建设中。

(4)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素质以必须够用为准,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以专业所需为度,侧重技能培养,专业技术与综合技能以信息系统设计、信息技术及管理为主;提高专业综合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以拓展知识为重。

①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中包含:基础系列:含外语、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强化基础技能培训。计算机课程实施始终贯通,从基本软件的使用到高级专业软件的掌握,一条线到毕业。管理科学系列: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管理决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等以应用为目的,将教学内容與课程体系优化组合,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系统设计系列: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及算法、数据库、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等内容,强调实用性,先进性,加强现场教学,社会调研等活动。专业拓展或提升系列:一方面进行专业拓展,如开设管理系统工程,系统模拟,系统仿真等课程以拓展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进行专业提升,如设计高级统计软件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提升专业技能等。

②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主要课程为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及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统计方法与软件、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管理决策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认识实习、软件开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③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在满足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设计必备要求的同时提供学生拓展的空间,为了适应专业及学科的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课程内容每年均有拓展变化,做到少、精、新。通过开设选修课,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

(5)加大教学监控力度

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是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与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在学院制定的保障专业教学质量措施的基础上,成立由系负责人、核心课程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小组,做到小组成员每学期随机听课,把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纳入到监控之中,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管理与监管体系。健全和完善学院专业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指定专业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每年定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进度与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整改。

(6)完善教学质量评估

整个教学质量保证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由:学校监督组、学院督导组、专业建设小组督导、教研室主任随堂听课制度、教学管理相关制度、教研室教学研究、学生教学意见反馈等组成,围绕教学质量监控的工作资料翔实。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不足及改进

3.1实践教学应提高质量及水平

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对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时间教学环节组织困难、可操作性差、而操作中又要求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结合等特点,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4大系列模块:实验系列,如VF语言、数据库原理、管理决策分析等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操作,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设计实训,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侧重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课程设计系列,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设计,主要培养系统设计工程师需要的基本技能,真正体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实习系列,包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结合社会实践,形成现场实务教学,培养各岗位工作能力。论文(设计)系列,以信息搜集、处理、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为主,结合管理决策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岗位技能及科研能力训练。

3.2学生培养与就业实施联动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拓宽实践渠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研究,实践机会,可以针对某个合作企业的某些具体问题设立了一些研究项目,组织学生在该企业的资助下开展研究。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又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合作企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高我校学生就业的质量和水平。

3.3分类培养

信息类人才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软件开发、技术研发人才,另一类为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人才,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比较广泛,需求量大,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迫在眉睫,所以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展开对于学生的分类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对于专业方向偏好,制定不同的培养类型,让学生的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彤.浅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科学教育论坛,2006(4)

[2]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 2008(11)

作者简介:

张玉春(1970-),男,甘肃靖远人,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决策分析。

推荐访问:探析 工科 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 院校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