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

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

时间:2022-10-28 21:5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规划设计工作实践,分析了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特点和功能,对其规划设计整体构思进行了详细探讨,并结合实例对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要的进行了阐述说明。

关键词:规划设计、绿色生态建筑、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1引言

近年来,人们不断研究有利于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其中“生态建筑”的设计概念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的主流,绿色环保生态型住宅小区也就应运而生了。笔者认为,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维护,这才是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要保持生态系统内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规划建设生态住宅小区,可改善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生态住宅小区是多维、立体、环保的工程、具备实用功能、环境效益、科技含量高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模式,并将该居住建筑融于地域的自然生态平衡系统中。生态住宅小区需要即适应生态环境,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筑,还有着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低污染、无毒无害、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表达人性化设计,通风和采光良好,是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居住环境,使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好循环。

2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2.1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的特点

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除了要注意达到舒适、健康外,还应体现绿色生态效益,并呈现出一种新的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其特点表现在:

1提高绿化率,但是这种环境绿化绝非简单的栽种花草,而是结合生态学、建筑与美学、生物工程学、地理学、城市和小区环境规划、水资源等科学,妥善处理好生态平衡并充分利用绿地建设。

2节约土地资源。重视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这样可以节约土地。将有限的土地面积归还人类并合理利用其为当代和后世子孙造福。

3节约水资源,这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开放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缺水的国家,对于雨水和中水资源的收集利用远不如西方和一些发达国家。我们不要等到水资源专家所预测的,到2025年水资源危机空前爆发的时候方才研究水资源的节约问题,到那时候为时晚矣。

4充分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将绿色生态设计引入住宅小区设计中,因为每一生态系统都有其各自的结构和相应的物质循环方式及其途径,常规状态下,其循环和能量流动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如利用阳光和热能,室内设计采用系统化的节能灯等,即可降低工程成本,又开发出生态效益。

5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此项工作虽不属于住宅设计的内容,但它是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工作。

2.2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功能作用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地区气候并减少污染总量的功效,主要体现在:

1保持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系指诸多生物与环境的结合形成的生态复合体总和及其相应的生态过程。内容包括生物物种、遗传及其生态系统多样性。此外,生态住宅小区可以保证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减少城市生物物种分布和流动的阻力,改造目前的环境,同时为生物提供最佳生存和繁殖环境。

2调节地区气候,减少污染物总量,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有效利用墙面、窗台、阳台等空间,种植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可达到吸碳制氧,净化水体、调整温湿度、改善区域气候的功能;亦可减少城市噪音,可吸尘,可营造出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换言之,在相对投资环境下,住宅区绿化程度高,不仅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提供氧气,保持水土,改善住宅气候,而且有利于住宅区的美感。

3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构思

在现代的繁华城市里,人们为钢筋水泥构架的现代建筑所窒息,而要想生活在心灵可以休息的绿色家园里,成了城市人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都市情结。在此笔者本着绿色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试图诠释一种崭新的现代生态生活社区,从而营造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自由漫步式家园。

绿色生态环境最基本的要素是“绿”和“水”,“绿色”在这里已从狭隘的色彩概念转变为环保和绿色生态意识概念。绿色不单指色彩,而是代表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也。水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特殊的协调作用。它不仅能给人带来欢愉、轻盈、柔和的感觉,而且还具有净化空气等重要的环保作用。有了“绿”和“水”的完美结合,既能取得丰富的环境效果,又能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3.1具体规划思路

绿色生态建筑和自然美的充分融合是笔者设计思路的方向,体现“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

3.1.1对人与环境的思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环境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环境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尊重生态法则,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免其遭受破坏。所有的科技、所有的文明,都不可能置身于环境之外,当然也因此会对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时,一定要从绿色生态角度考虑保护环境。

3.1.2从生态角度看可持续性发展

这里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永久的将来都能继续有效地发挥其正确的功能作用,而不会受到那些关键性资源的耗尽或过荷的强迫而衰退。从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上看,小区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以及绿化系统的设计,都以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具体设计是,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同时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相互补充融合,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等。房屋的建造则考虑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着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3.1.3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从住宅的内部空间到外部交流空间以至公共复合行为空间的扩展,并与城市社会的交汇,这样的层层推出将空间系统化。从园林、回廊、喷泉、休闲广场、宅间绿健身场所等,通过多个交流场所,创造一种自由漫步式的家园模式,将为人际交往传统的延续和自我娱乐的健康发展提供设施保证。

3.1.4自然再造环境

仅仅利用人工因素打造一个临时性的自然环境并不能实质性体现生态社区的概念,能够让整个社区具有自然再造功能,真正“活”起来,让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是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另一个着眼点。因此设计者常常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把水引入园区内营造自然再造区。

4项目规划实例

云南西双版纳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为3万多m2 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5万m2 ,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小区。

4.1规划组织形式

整个小区规划遵循了中国传统南北朝向的建筑布局结构,萃取了西南传统的造园艺术,

针对地段的特殊位置,采用其特有的系统设计的概念进行空间的组合,以景观主轴为人流交通中枢。并通过主轴进入每个组团形成一个崭新的空间序列;住户,宅间绿地,组团绿地,公共绿地:建筑南北向以小高层、多层为主,加上东西向的围合,高低错落,这一规划打破了传统的或现有的居住小区规划的模式,同时住宅建筑的布局也打破了以为的小间距、狭长、闭塞的空间感觉。整个小区结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向心围合的、开敞多用途的绿色大宅院和住户日常生活是最直接贴近的交往、休息、活动空间,而且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条件,增加了户外活动的内容,丰富了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还给现代居住模式提出了新的理念。

4.2景观空间,整个小区由两岸的景观所带动,并着力于对景观视线的组织安排、分析和组合视景,小区的主入口景观轴线与沿江景观轴线交汇于中心活动广场。景观与人及为人所用区域和空间的联系,确保功能和景观的互相和谐,是我们努力探索的重点。同时开阔的景观空间设计,使小区内部空间视觉走廊畅通,并对视线产生持续的向心性吸引力。

4.3绿化系统规划

注重点、线、面的结合,在城市干道周边及小区主干道是,多以长绿树种为主种植,形成结构线型绿化,消弱城市噪音干扰,保持小区内部及私密空间的安静,减少扬尘污染,同时又可美化环境。结合休闲绿化林荫及建筑周边绿化等结构小区内绿化网,广场绿化及过度空间呈点状分布,常绿植物及落叶植物相交,并配置灌木及花草。自然生态环境再造区可调节小区的小气候,形成富有特色的小区园林环境,此外,贯穿景观轴线的水体即是景观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绿化工程的重点。

4.5水系统的引用

人工水体导向设计是本方案的重点特征之一,把河水引入小区内,贯穿整个景观主轴线,并运用曲线有节奏地引伸至湖面。不同的水体形态连接了景观的点和面,使水、绿、路、紧密的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局面。

该小区在水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对小区建设所涉及的水环境体现: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进行了周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小区景观水体布局合理,水景与公绿地融合为一体,环境优美,与自然和谐,水面高层分级合理,充分利用多种池内自然净化措施,较好地利用了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充用水,该小区雨水利用以渗透为主,通过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设置多种渗透措施,充分利用雨水,为小区内大面积绿化和景观水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用水。

5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行为的展开上通过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场所实现的,场所的人格化和场所精神的营造是居住绿色生态环境设计的要旨,应充分表达对人的深刻理解,组织空间形态,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生态型园林式居住小区环境,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滔,李启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中国的发展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

[2]夏云,夏奎,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访问: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 绿色生态 分析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