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制品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制品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时间:2022-10-28 18:25: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各级教育界发展迅速,《生物制品学》是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课程,由于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滞后与低效,加之现代生物技术学科特点,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全面宣传贯彻、班型改革、实地参观、建立模拟实验室等途径开展《生物制品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初显,但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课程具体实践中对学校及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翻转课堂;生物制品学;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46-03

一、“翻转课堂”理论的源起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最早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Flipped一词可译为汉语的“快速翻动”,Inverted一词则可译为汉语的“颠倒”。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最早开始于美国,其创始人为具有美国国籍的孟加拉裔萨尔曼·可汗,也就是后来可汗学院的创始人,可汗学院目前已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非营利性教育组织,其网站月点击率超过500万次。萨尔曼·可汗最早采用了电脑视频远程教学方式。在他的启发下,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波尔曼和哈亚伦·萨姆斯开始运用这种录制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远程教学,他们先是将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观看寻找兴趣点,再在课堂上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通过师生交流、讨论、答疑巩固知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接受知识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了以往简单知识的重复讲述,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放松的环境中观看视频,既能避免他们厌学的天性,又能激发他们因叛逆而乐于提出问题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体现。

二、高职院校《生物制品学》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理论的必要性

(一)全球信息化的客观要求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强调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可见,信息化既可以作为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又可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方向。“翻转课堂”的产生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视频制作技术、信息技术来完成对传统课堂的颠覆。“翻转课堂”的出现必将为全球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这也是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二)现代生物技术学科综合性强的必然要求

《生物制品学》是依托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且应用性突出,是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并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正因为这一学科涉及生物、医学、化学、制药、工艺等多个学科,因此决定了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且由于生物制品是事关人命关天的大事,更加突显出这一学科的严谨性。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相关理论和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学生在课堂上只会纸上谈兵,而《生物制品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我领悟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这种融合教育学、计算机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学的教学模式的介入,必然会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提供帮助。

(三)《生物制品学》课程传统教学的滞后性和低效性

相比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的传统课程,《生物制品学》课程的开设时间不是很长,鉴于該门课程的专业性、时效性都很强,其教学资源匮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还不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无限循环,才是该课程改革的瓶颈。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挂图、写板书、擦黑板,而学生已经习惯于充当这种“填鸭式”教学的被动角色,失去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

“翻转课堂”采用视频影像的方式,先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对课程进行解读,再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将有些问题深入进去,这既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滞后性、低效性,又实现了跨学科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我国教育长期发展规划不谋而合。对于《生物制品学》课程来说,视频影像可提高课堂的真实感,一些基因重组图像、抗体分子结构构成、蛋白质双向融合图像可帮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理解复杂的问题,这远比教师在课堂上生硬地传授理论知识要生动有趣得多。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制品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全面宣传“翻转课堂”理论,深入贯彻落实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秩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应起到辅助作用,在必要时画龙点睛。这种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屡见奇效,在高等教育领域却差强人意,很多高校的课堂依然是教师“一言堂”。这背离了教改的初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某些教师在内心深处仍然坚持传统教育理念,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解决这一问题,邀请相关教育专家来为“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宣传,深入讲解翻转课堂所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好处。美国一些学校将这一理念与“传统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过严密对比,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几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不同反应进行了调研,最后得出结论:翻转课堂理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改革班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课堂讨论时间,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数量。以往的教学模式往往合班上课,这种班型显然不利于“翻转课堂”的推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教务处在排课时在一些专业开始试点安排小班授课,《生物制品学》课程也在其中。这种班型的改革成功地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教育始终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变成活动场,让每个学生在其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能,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促进了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三)参观工厂,参与社区活动

《生物制品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一些疾病的预防、诊疗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品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为技术基础的一门独立学科。

在现实中,普通人接触更多的生物制品主要有一些疫苗和生物制剂,高端的生物产品在市场上应用并不广泛。生物制剂则是指使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抗原成分、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而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相应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生物制品。常见的包括哈药集团生产的葡萄糖酸钙、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D等。不常见的有应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生物制品,如目前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效果的益赛普,通过一段时间的注射,这种生物制剂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状况。为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去工厂进行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生产疫苗及一些药品的严谨性、细节性、科学性。同时,还组织学生到社区医院,了解疫苗的使用情况,课内课外两手抓,课堂真正实现了“翻转”。

(四)建立模拟实验室,全程拍摄学生工作历程并回放

“翻转课堂”的真实用意在于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摆脱被动学习的尴尬。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学校还建立了多个实验室,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并将其参与过程全程拍摄,将这些视频传送到网上供全班学生观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并反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个环节不仅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学过程的转换,教学内容的转换,而且实现了生生之间的转换。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对教师提出高要求

“翻转课堂”理论及实践自美国产生,传入我国不过四五年的时间,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应用在中国仍然仍处于探索阶段。这就决定了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面临来自信息技术、教师观念、学生素养、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翻转课堂”的内涵又决定了教师在制作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建过程中,都需要一些計算机硬件及软件相关技术的支持。而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果独立完成制作必然面临很多困难。同时,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教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这一环节必然要求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可见,“翻转课堂”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介入,学生在碎片时间的自主学习行为如何不受干扰地落到实处,教师和家长在中间要发挥何种作用,这些问题都非常突出。“翻转课堂”理论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如何在信息选择和甄别上体现这一原则也是高校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评论,2014(6):127-129.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4]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5]孔娜.生物制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5(18):144-146.

[6]杜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113-114.

推荐访问:生物制品 翻转 教学模式 课堂 实践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