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高考新改革17篇

2023年高考新改革17篇

时间:2023-06-26 20: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考新改革第1篇根据教育部总体部署和安排,广东省作为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省份之一,从20XX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XX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新改革17篇,供大家参考。

高考新改革17篇

高考新改革 第1篇

根据教育部总体部署和安排,广东省作为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 8 省份之一,从 20XX 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 20XX 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步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机制。

4个主要内容

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对两种考试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作了清晰具体的明确。二是健全规范普通高中学生五大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是将普通高考分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类,对两类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安排、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招生录取方式等作了明确。四是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建立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4大变化

一是考试科目组合有变化。现行高考的考试招生分为文、理科两大类,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分文、理科;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高考综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设置实行“3+1+2”的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且数学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 2 门科目中选择 1 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4 门科目中选择 2 门。二是计分方式有变化。现行高考考生总成绩 750 分,语文、数学、外语 3 门各150 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各 300 分,均是直接采用卷面分。高考综合改革后,考生总成绩 750 分,语文、数学、外语 3 门各 150 分,3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各 100分,其中,物理、历史 2 门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4 门采用等级分。

三是招生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普通高考是由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择优录取考生。高考综合改革后,即20XX 年起夏季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四是投档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高考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所学校下可以填 6 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高考综合改革后,夏季高考招生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一所院校有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一个院校专业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志愿填报及投档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

高考新改革 第2篇

个人因素是指在选科时个人层面需考虑到的因素,分自身学科兴趣、自身学科优势、自身专业倾向三个维度。个人因素是因每个个体不同而产生的,是选科中首要考虑的因素。

自身学科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真正的学科兴趣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不断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持久且与该学科有关的动机取向、个人倾向或个人偏好,它与知识、价值观及积极感情相联。一般来说,同学在正式选科前需要对所谓的学科兴趣做甄别。比如某个同学在初中对化学并不感兴趣,进入高中后的化学老师上课特别幽默,该同学是因为喜欢这个化学老师而慢慢对这门化学感兴趣。如果选科之后,这位化学老师不再教该同学,而他仍能继续对化学感兴趣,这才是真正的学科兴趣。

自身学科优势

根据每个考生的记忆能力、辨色能力、专注能力、逻辑能力、复杂信息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不同,每个考生对各科的学习能力不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考生都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语言智能、内省智能特别强的有学好政治、历史类学科的潜力,数理逻辑智能和空间智能特别强的有学好物理和化学的潜力、自然观察智能特别强的有学好生物、地理的潜力。

学科优势是指在历次测评中某个同学在所花精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某门学科排名相比于其它学科相对较好的情况,那么我们称这位同学在该学科上具有学科优势。这里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学科优势是根据学科排名判定的,而非卷面分数。比如:历次考试的历史成绩比物理成绩高,这并不可以简单认为历史要比物理有优势。其次要注意必须是在所花精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进行比较。比如某个同学的地理老师恰好是他的班主任,而且这位班主任在地理学科上抓得也特别紧,对学生要求很高,作业布置相对较多,且要求第一时间上交。这位同学在地理学科上花远超其它学科的时间,此时地理学科的历次排名是所有学科中排名最高。此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将地理认作是优势学科。因为选科之后的可变因素较多,这位班主任未必会继续教他,而他也未必愿意再花那么多的时间用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地理学科未必能保持原有优势地位。

自身专业倾向

自身专业倾向是基于今后想从事的行业和职业来确定的,理想的大学专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自己的大致成绩定位,查找目标高校目标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然后寻找这些不同高校,不同目标专业的选考科目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某个同学对电气类、电子类、计算机类专业特别感兴趣,对于这三类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物理是必选的,因此在选科时就有必要把物理作为首选。

对于专业倾向的确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专业选择不是只要做个测评就能简单确定的,测评只能作为筛选工具,帮助打开方向。

第二,确定专业方向的前提是对大学专业的认知,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意向专业的深度了解,这样才能提高专业的满意度。

高考新改革 第3篇

让学校围着学生转决定教师岗位,从全国开始推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学生选择,至逐步试行新的高考方案。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选3”。此外,中学教育开始实行走班教学,学生除了可以自主选择,这被他们称3个科目,参加高考成绩核算,即“6高考科目以外,还可以选择自己的任课老师、课程为“选科、选师和选课”。

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只有主动适应学校和老师的学生,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说,在传统的高中学校中,学生是围绕学校转动的。那些有个性、有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往往会被看成“异类”,认为他们的个性,只是出风头而已。高考新政下,学校将围绕学生转动,通过学生对高考科目、任教老师以及具体课程的选择,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获得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成长。校办学尊重学生的选择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让学校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只有学,才可能每个教研组的工作态度与教育业绩,会汇聚成这个教研组的学术声誉,而教研组的学术声誉会成为学生是否选择这个学科作为高考学科的重要依据。

学生的选择,将会影响到整个教研组有多少个教学岗位。由于学生有选择任课老师的权利同一个教研组内究竟特定老师能否上岗,所以在,上岗后可以教高考学科班还是学考学科班,每个班会有多少学生,都是由学生的选择决定的。学校制定规则,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综、理综是绑定的,在经历二选一之后,学生被分到某个行政班,从此只有班级排名的变化,偶尔有一些活动或者选修课程,可以走动。所以说,不是高中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已经把学生固化下来了背景下要求学生“心动”,在不能“行动”的,这多少还是违背了“心动不如行动”的规律。于是,如果学生学不好,往往会抱怨学校不好,或者是老师教的不好。

而在新高考模式下,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发挥自己的长处;
又己来选择,既可以让学生回避自己的短板可以通过选择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借着选择的机会,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学生在选择的前提下,有了挑选学校教育资源、组合自己擅长科目的机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谁选择,谁就得负责!如果选择后,学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就应该首先想办法来改变这个事实,而不是简单地把结果归因于老师教学水平太差。尽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当下,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既定的要认可这个事实,更要告诉学生这个事实要借助于老师,哪些方面要依靠自己。我们也,让他们知道哪些方面在学生选择的同时,学校还需要做好对学生的生涯指导选择的规则告诉,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告知学生。望只用一门课程给学生做生涯指导,将学校千万别指,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此外,在选择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遵守选择的规则,要让学生明白选择的边界,在选择中明白你喜欢的课程或老师有可能别人也喜欢。学校只能在已有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好规则,学生在这种规则下进行自主选择,但,这种情况下,学校,并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学校学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学生选科不完全基于兴趣科强弱显而易见,本次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尤其是学生可以选择哪些科目作为高考考试科目。面对升学的需求,学生如果完全按照自己兴趣选择读学校在学科教学上的实力,而不考虑就,最后的,以及自己在该学科的能力结果可能就是选了却考不上。当学生普遍把就读学校学科教学实力作为一个选择标准时,特定的某个学科或者几个学科就会成为该校的主导学科,慢慢的这些学科就会演变成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
当学生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具体学科实力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得到了照顾。

具体到特定的学科,学生往往会选择学术声望高,态度积极,性格乐观,风趣幽默的老师。当然颜值高肯定也是天然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以及自己教学风格的可接受程度等。以前讲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总是说如何提高老师的学科水平、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当把“选师权”交给学生时,就等于承认了学生选择老师的标准,就是老师提高自己的重要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让学生选老,而学生的师,目的不是淘汰老师,而是让老师不断的发展自己选择标准,就是老师的发展方向,至少是发展方向之一。

学生怎么学,学校怎么管。随着学生选科、选师与选课的深入,走班教学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可是,走班教学远不只是让学生走走,而是在改变教育中一些本质的问题,重新造就课堂生态,学科老模式。比如,在行政班教学中,这个班是班主任建好了的师去上上课就可以了;
但在走班教学中,上课的老师得先得自己组建一个班,然后再给这个班的学生上课,否则这个教学班就是散沙一团。在传统的行政班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进行知识讲解,把学生学习和问题的解答放在了课后的作业批改和辅导上,这也是高中老师这么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与问题解答相比较,不论是所花时间还是难易程度者的。可是,我们却把最重要的上课时间其实知识讲解,都是不如后,拿去做了大量的相对,来完成简单的知识讲解,于是大家不得不再花大量的课外时间更为重要的问题解答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前一周把学生下周要学的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把知识的学习尽量在课前完成,把知识学习时形成的问题与疑惑带到课堂中来。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知识的讲解时间,把课堂教学重心用在学生疑惑的解答和问题的解决上。在走班教学的背景下,仍然靠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来解决学生的困惑与问题,这条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而变得无路可走。同时,这也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的做准备,因为课堂会作为学生“厮杀”的阵地,谁预习得好,谁就能在课堂上先行一步,从而主导课堂,谁滞后一步,谁就会被淘汰。此外,在高考新政下,由于把课程分为了不同的类别与不同的层级,教师也教着不同的学生与不同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管理的重心,就不再是教学管理,而应该是课程领导,学校管理课程内容,管理教学难度与教学进度,把课堂教学还给教师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来展现自己,吸引学生,成就学生。

这样既可以保证全校最基本的学科教学质量是得到保障的,还有助于学生在不同老师与不同层级的课程间进行再次选择或者转换。高考的指挥棒,已经高高的举起,并指向了学生个性成长与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这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高中教育。

学生如何在选择中学会选择,从而成就自我;
老师如何在学生的选择中完善自我,从而实现自我;
学校如何在挑战中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高考新改革 第4篇

让学校围着学生转,学生选择决定教师岗位,从全国开始推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至逐步试行新的高考方案。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高考成绩核算,部分省市可能还有技术科目,即“7选3”。

此外,中学教育开始实行走班教学,学生除了可以自主选择高考科目以外,还可以选择自己的任课老师、课程,这被他们称为“选科、选师和选课”。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只有主动适应学校和老师的学生,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说,在传统的高中学校中,学生是围绕学校转动的。那些有个性、有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往往会被看成“异类”,认为他们的个性,只是出风头而已。高考新政下,学校将围绕学生转动,通过学生对高考科目、任教老师以及具体课程的选择,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获得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成长。只有学校办学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校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每个教研组的工作态度与教育业绩,会汇聚成这个教研组的学术声誉,而教研组的学术声誉会成为学生是否选择这个学科作为高考学科的重要依据。学生的选择,将会影响到整个教研组有多少个教学岗位。由于学生有选择任课老师的权利,所以在同一个教研组内究竟特定老师能否上岗,上岗后可以教高考学科班还是学考学科班,每个班会有多少学生,都是由学生的选择决定的。学校制定规则,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综、理综是绑定的,在经历二选一之后,学生被分到某个行政班,从此只有班级排名的变化,偶尔有一些活动或者选修课程可以走动。所以说,不是高中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已经把学生固化下来了,在不能“行动”的背景下要求学生“心动”,这多少还是违背了“心动不如行动”的规律。于是,如果学生学不好,往往会抱怨学校不好,或者是老师教的不好。而在新高考模式下,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既可以让学生回避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长处;
又可以通过选择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借着选择的机会,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学生在选择的前提下,有了挑选学校教育资源、组合自己擅长科目的机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谁选择,谁就得负责!如果选择后,学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就应该首先想办法来改变这个事实,而不是简单地把结果归因于老师教学水平太差。尽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当下,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既定的,我们也要认可这个事实,更要告诉学生这个事实,让他们知道哪些方面要借助于老师,哪些方面要依靠自己。

在学生选择的同时,学校还需要做好对学生的生涯指导,将选择的规则告诉,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告知学生。学校千万别指望只用一门课程给学生做生涯指导,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此外,在选择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遵守选择的规则,要让学生明白选择的边界,在选择中明白你喜欢的课程或老师有可能别人也喜欢。学校只能在已有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情况下,学校制定好规则,学生在这种规则下进行自主选择,并在学习过程中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学生选科不完全基于兴趣,还有学校学科强弱显而易见,本次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尤其是学生可以选择哪些科目作为高考考试科目。面对升学的需求,学生如果完全按照自己兴趣选择,而不考虑就读学校在学科教学上的实力,以及自己在该学科的能力,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选了却考不上。当学生普遍把就读学校学科教学实力作为一个选择标准时,特定的某个学科或者几个学科就会成为该校的主导学科,慢慢的这些学科就会演变成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
当学生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具体学科实力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得到了照顾。

具体到特定的学科,学生往往会选择学术声望高,态度积极,性格乐观,风趣幽默的老师。当然颜值高肯定也是天然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以及自己教学风格的可接受程度等。以前讲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总是说如何提高老师的学科水平、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当把“选师权”交给学生时,就等于承认了学生选择老师的标准,就是老师提高自己的重要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让学生选老师,目的不是淘汰老师,而是让老师不断的发展自己,而学生的选择标准,就是老师的发展方向,至少是发展方向之一。

学生怎么学,学校怎么管。随着学生选科、选师与选课的深入,走班教学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可是,走班教学远不只是让学生走走,而是在改变教育中一些本质的问题,重新造就课堂生态模式。比如,在行政班教学中,这个班是班主任建好了的,学科老师去上上课就可以了;
但在走班教学中,上课的老师得先得自己组建一个班,然后再给这个班的学生上课,否则这个教学班就是散沙一团。在传统的行政班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进行知识讲解,把学生学习和问题的解答放在了课后的作业批改和辅导上,这也是高中老师这么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知识讲解与问题解答相比较,不论是所花时间还是难易程度,都是不如后者的。可是,我们却把最重要的上课时间,拿去做了大量的相对简单的知识讲解,于是大家不得不再花大量的课外时间,来完成更为重要的问题解答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前一周把学生下周要学的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把知识的学习尽量在课前完成,把知识学习时形成的问题与疑惑带到课堂中来。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知识的讲解时间,把课堂教学重心用在学生疑惑的解答和问题的解决上。

在走班教学的背景下,仍然靠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来解决学生的困惑与问题,这条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而变得无路可走。同时,这也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的做准备,因为课堂会作为学生“厮杀”的阵地,谁预习得好,谁就能在课堂上先行一步,从而主导课堂,谁滞后一步,谁就会被淘汰。

此外,在高考新政下,由于把课程分为了不同的类别与不同的层级,教师也教着不同的学生与不同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管理的重心,就不再是教学管理,而应该是课程领导,学校管理课程内容,管理教学难度与教学进度,把课堂教学还给教师,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来展现自己,吸引学生,成就学生。这样既可以保证全校最基本的学科教学质量是得到保障的,还有助于学生在不同老师与不同层级的课程间进行再次选择或者转换。

高考的指挥棒,已经高高的举起,并指向了学生个性成长与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这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高中教育。学生如何在选择中学会选择,从而成就自我;
老师如何在学生的选择中完善自我,从而实现自我;
学校如何在挑战中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高考新改革 第5篇

20XX山东新高考制度解析

1、20XX年新高考与老高考相比有哪些变化?

(1)科目与分值的变化。20XX年起,夏季高考实行“3+3”模式,前一个“3”是指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每科满分均为150分,其中外语进行2次考试,分为听力和笔试,其中,听力考试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笔试在6月份高考进行;后一个“3”是指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等级考试,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2)命题方向和内容的变化。20XX年起,夏季高考命题将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查。

(3)取消文理分科。20XX年起,夏季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同时数学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所有的考生将使用相同的数学试卷。

(4)招生录取模式的变化。20XX年起,夏季高考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

(5)完善综合评价招生制度。20XX年起,参加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综合成绩,由“夏季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含笔试、面试等)+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等按比例形成,高校招生见分又见人,打破高校“一把尺子选才”的局限性,使更多学有专长的学生有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2、20XX年山东新高考与大文(政史地)、大理(理化生)相比有哪些变化?

A、赋分原则:20XX年起,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6选3等级考)的计分规则为: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B、分差变化:在新高考制度下,6选3等级考总分是300分,和老高考的文综和理综总分是一样的,但6选3等级考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缩小,如物理,在老高考制度下,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0分,而在新高考制度下,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21分。因此,新的赋分原则对复读生没有影响。

3、6选3等级考与老文综、理综考试范围有较大变化吗?复读生如何选科?

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从难度上来说,新高考制度下,6选3学科实行单科考试,没有文综和理综试卷,在试卷难度上不会增加,甚至难度会有一定降低,考试大纲虽然有一定变化,但变化不会太大,基本与老高考保持一致,不必担心。

对于20XX年毕业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想复读参加新高考,可以选择6选3中的理化生或政史地套餐,对于文综(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和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本来很强的学生来说,参加新高考会有一定优势;对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偏科的复读生来说,可以规避偏科学科,比如某理科生如果物理不好,化学和生物成绩不错,在复读时,可以将物理改为地理学科,在复读这一年主攻地理,要比死磕物理学科要好一些;如果化学不好,在复读时,也可以将化学改为地理。因此,新的高考制度,对于严重偏科生来说,其实是增加了选择的余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20XX年山东高考志愿报考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好处?

(1)主要变化:先选专业,后选学校。

(2)报考方式:

A、“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意味着考生报考先选专业,后选学校。这种报考模式,可以解决目前平行志愿中退档和被调剂这两种考生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B、先选专业,后选学校,即一个学校只能报考一个专业。过去一个学校多个专业的模式是,比如你选择了山东大学,专业允许报3个(通常都是6个,写3个是为了简要说明),你选择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同时服从专业调剂。这里存在两个风险:一个是档案进入了山东大学可能会被退档,另外一个是报考的3个专业可能都没有录取你,你被调剂到别的专业。以上两个结果都不是你所希望的。

C、新的报考方式,允许报3个院校志愿(院校可以是同一个,也可以不同),例如:你选择山东大学+数学,山大+物理,山大+化学。注意,这里没有服从专业调剂。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档案投到了山东大学,你就一定会被录取到三个之一。

由此看来,新的志愿报考方式能满足学生对于学科选择的要求,可以解决目前平行志愿中退档和被调剂这两种考生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复读生高考政策解析

1、复读生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的要求

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部门明确规定,对待高考复读生的录取政策要和普通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对待,不得一任何形式歧视高考复读考生。

2、部分院校会对高考复读生的录取有所限制

虽然高考复读生和普通的高考生没有过分的区别对待,但是在某校高校的录取政策上,也会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的院校,这一点需要高考复读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院校时各位留心注意。比如一些军事类的院校、国防生和部分高校的保送生在录取时有明确规定不招收高考复读生。

3、高考复读生同样可以报考香港的大学院校

复读生高考政策和普通的应届高考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在选择报考的大学院校时,只要复读考生的分数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要求,高考复读考生也同样可以报考香港的高校。

高考新改革 第6篇

在国家推行“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博学课堂课改也适时地契合了目前的教学实际。这种高效的课堂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今年刚正式登上三尺讲台的我。刚入职时,我每一次备课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教学效果和实际操作都不尽人意。经过向同组优秀教师的请教,在网络上观看一些优质的英语课堂,参加每周的科组教研活动,搜集了一些我认为新颖有趣的备课素材,并且使用了更具趣味性的希沃白板授课,慢慢地我提高了备课的效率,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并在教学过后进行总结和反思,优化教学设计,更好地将博学课堂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虽然对博学课堂的探索我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我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惑。比如课堂的掌控力度不过,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教学进度缓慢;
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够,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管理缺乏正确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对学生的指导和管控不够,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情况,影响小组合作的效率;
在小组展示环节,没有建立良好的有序的小组汇报形式和点评加扣分机制,“仪式感”不够,以至于学生对小组合作成果重视程度不够,对小组合作活动缺乏兴趣。此外,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因此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课改要求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耐心指导学生一次一次地去尝试,去探索,去总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指导者,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多种形式将教学内容以更适合学生学情的形式呈现,为上好不同类型的课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接下来我将继续总结得失,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提升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及时修正,及时完善,争取在课改工作中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高考新改革 第7篇

其一,选学校VS选专业?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两难选择。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选学校、选专业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其二,省内院校VS省外院校?相比之下,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更多、分数预估更准、录取机会更大、求学成本更低、职业发展更优。因此,考生应兼顾内外、省内优先,在“稳、保”梯队中更多地配置省内院校。

其三,兴趣导向VS分数导向?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是更高的起点,考生应兴趣优先、兼顾分数,可借助于测评软件,根据身心状况、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综合能力、家庭条件等,缩小目标专业的范围。

高考新改革 第8篇

对于部分省市来说,有影响的将是20XX年入学的高中生,他们将于20XX年面临新的高考制度。

“3+1+2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但相应的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成为了“新宠”,二选一,地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物理学科。

物理成为了首选科目的大热门,至于为何物理这么热门,看看下面“双一流”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就知道了。

部分“双一流”高校选考科目要求:

从以上部分高校的首选科目来看,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占据了绝大多数;不同点在于,首选物理基本上可以选择所有专业,首选历史仅占%。

从部分高校的要求上来看,物理的选择会更多,相比较部分专业要求的前提下,主流选科还是以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为主流选项。

不得不承认,这次的高考模式,使物理变成了“香饽饽”科目,对于学生们而言,学好物理势在必行。

但在选科上,学生和家长需谨慎对待,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以免将来高考填报志愿时,发现所选的科目不符合理想学校或理想专业的要求。


高考新改革 第9篇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方案明确从20XX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XX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介绍,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

其中:

合格性考试覆盖所有学习科目,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开考;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每年考2次,安排在1月和6月开考。

合格考成绩呈现方式有三种:合格/不合格、等级、分数。考试成绩一考两用,既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也作为春季高考招生的依据之一。

选择性考试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考试科目结束后进行,仅限当年我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一年考1次,成绩当年有效,作为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呈现方式有两种:物理、历史为卷面分,其他4门为等级分。

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适当分开,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

景李虎还透露,广东新高考还将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和专科高校考试招生适当分开,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类。

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按照3+1+2的模式设置

本科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与现行高考时间一致考试科目按“3+1+2”(必选+限选+任选)模式设置,

其中:

“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高考总成绩依然为750分,其中“3”和“1”直接采用卷面分,共550分;“2”实行等级赋分,各100分。

景李虎表示,根据新高考方案,在广东招生的本科高校要分专业组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提出1门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提出不超过2门科目要求,并提前公布。学生的选考科目须完全符合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才能报考。同时,其对应的合格性考试科目必须合格。

开展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质评价

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方面。高中学校进行记录和管理,高等学校作为录取参考。

高考新改革 第10篇

1高考二三本合并的利弊

利处:

1、 以后三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可以统称为本科毕业,不会再有观念上的歧视。从而淡化模糊二三本的等级界限。

2、对三本高分段考生而言,按原来二本、三本分别划线,只能上三本的考生,由于二、三本的合并,现在就有机会读公办的好一点的二本院校。

弊端:

1、二、三本合并最直接的影响是可能会增加填报志愿的难度。合并后,二本分数线会规模化下降,三本并入二本,原有的三本和二本的批次分数线就不存在了,随之而来,将会出现一个新的“二本线”。为了使二本和三本考生都在这个线内,这个新的“二本线”会低于原二本线。

2、对二本踩线生而言,二三本合并,上二本线的考生数量将扩大,原来略高于二本线的考生受到冲击最大。这部分人在分开招生的时候,有机会录取到二本院校,合并后这部分人再想上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困难,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3、三本并入二本,院校范围更大,体系更庞杂,地域分布广泛,办学特色各异, 好多学校从名称上相近或相似,难以区分。这对缺乏院校常识的考生家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哪些省份已经合并了二本三本

高考录取批次分为高考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提前批、专科一批和二批等。其中部分省份合并了本科二批和三批,部分省份合并了本科批次。

截止目前已经合并本科二批次和三批次,仅有本科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录取的省份:河南省、河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安徽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广西自治区、云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和自治区。

合并了本科批次录取的省份:北京市、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广东省、上海市和海南。

依旧保留本科第三批次的省份:黑龙江省、青海、湖南省。

高考新改革 第11篇

为何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答: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类型教育。根据国家职业 教育改革的要求,我省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 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整合、 —22— 完善我省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建立多元评 价、多元录取的综合评价体系,增强高职院校和学生相互选择的 多样性,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 输送更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如何实施?

答:我省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相对 分开,主要安排在春季进行,实行“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评价 方式。

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成绩采用普通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成绩,逐步增加 合格性考试科目要求,职业技能采用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报考 高职院校除体育、艺术类专业外的其他专业,职业适应性测试采 用高职院校自主命题测试或实行网上联合测试方式,安排在每年 春季进行;报考高职院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职业适应性测试 成绩直接采用高三第一学期的专业术科全省统一考试成绩。

二是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文化基础重点考查中职 学校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安排在每年 1 月进行;职业技能包括专 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可由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国家职业 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体现,也可由学校组织测试,作 为录取的资格或依据。我们将继续完善现行的“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统一考试考核办法,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 3 个科目,由省教育考 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同时,逐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测试 种类,对应更多的招生录取专业。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部分应用 型本科高校的部分本科专业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也采用“3+ 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考核评价方式。我们还将逐步建立健全中 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条件成熟后高职 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 依据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参考综合 素质评价录取。

三是初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施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 五年一贯制招生,逐步采用“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的办法。“文化 素质”逐步采用由地市统一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职业 素养”由高职院校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要求进行测试,其成绩作 为录取的资格或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 式?

答: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更 加突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中注重专业技能的导向。高职 院校人才选拔模式有其自身特点,要求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 重,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作为重点进行考核评价, 有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有利于推进现代职业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形成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高考新改革 第12篇

考试科目

从20XX年起,全省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

二考试安排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

三高考成绩构成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

①语文和数学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满分均为150分。

②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20XX年、20XX年,听力成绩不计入外语成绩,外语成绩以考生外语笔试成绩的倍计入;从20XX年起,听力成绩计入外语成绩。

③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以原始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再选科目以等级分分别计入总成绩,各科满分均为100分。选择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四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

普通高校对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提出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是学生选考的主要依据。

在辽宁省招生的普通高校,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科学合理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五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的赋分规则

每科原始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

将考生每门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选择性考试科目的人数。

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根据线性转换公式计算得到考生的等级分,一分一档,考生等级分排序和原始分排序不变。

改进招生录取方式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投档录取。

高考新改革 第13篇

20XX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实行“3+3”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选报的3科。

山东新高考最新政策

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实行“3+3”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选报的3科。考试总成绩为750分,3科高考科目原始分数满分均为1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科等级考试科目原始分数满分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计入总成绩,各科等级分满分均为100分。

(一)国家统一高考。

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其中语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外语(笔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8日上午,连续组织两次,每次考试时长约20分钟,考试成绩取两次中的高分计入外语科目成绩。

(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由我省自主命题,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选报3科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9日—10日,每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山东新高考四大变化

自20XX年起,山东夏季高考招生类别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按类分批次依次进行录取。其中,普通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分数线。

与改革前相比,《实施方案》改革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考试科目和时间、成绩构成和分数转换、划线和录取办法、志愿设置和填报。

高考新改革 第14篇

又是一个学期开始了,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使新学期班级上能有更新的气息,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

本学期仍然承担七、八、九三个年级10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了保证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的思考;
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的发展;
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所教学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一部分是亚洲,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识记亚洲的重点国家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国家的风土人情、物产矿藏等。第二部分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这几个国家关系密切,不仅在历史而且现在都和我们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掌握这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对于每位同学都有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第四部分西半球的国家,包括美国和巴西。第五部分,极地地区各章节相互联系,各个国家相互关联,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部分。

八年级地理:本学期主要是学习中国的农业、工业、高科技产业,交通以及分省区地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设计比较合理的教学模式相当关键。在教学中可以把农业、工业、高科技产业、交通等放在主要地位,教师通过讲解带领学生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对于分省区地理可以采用选讲的办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通过自学的办法以达到相应的目的。

九年级地理:尽快复习完第四册地理课本,然后转入全面复习,通过对学生强化训练,适应去做灵活性强、跨度大的题目,适应中考。

四、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
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具体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采用灵活教法指导学生读、记、练、看,达到“活教教活,心教教心”。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
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继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
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5、充分利用同步进行学案导学,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交流的机会,对于重难点则有针对性的强化击破,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优、促中、转后进”争取各班尽量少的孩子在地理学习上没有遗憾。为此,我将适时于课下和部分同学交流,用鼓励和鞭策促其进步。

6、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吸取别人的长处以不断完善自己,听从学校要求,努力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育人教书的本领。极参与集体备课、教育教学研究,吸取别人的长处以不断完善自己,做个优秀的教师。

7、渗透时政、热点知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高考新改革 第15篇

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根据计划,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采用国家试卷,考试时间为20XX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六门科目由各省组织,考试时间为20XX年6月8日至9日。

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持续3天,8个省的高考将于20XX年6月7日至9日持续3天。

其中,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75分钟。8省市公布20XX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据悉,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计划为语文9:00—11:30,数学6月7日15:00—17:00,外语6月8日15:00—17:00。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9日8:30-9:45化学、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时,各省提醒考生,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告为准。如有调整,省内选拔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将相应调整。

自20XX年起,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等省高校将以“高校专业群”为志愿填报单位。一个学院将被分成几个学院专业组,一个学院专业组是一个志愿者。

据了解,“高校专业群”是高校招生专业的组合,是考生填报志愿、报考录取的基本单位。每个学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学院专业组”,每个“学院专业组”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同一高校专业群中各专业的选课必须相同,选课要求不同专业设置高校专业群。

此外,各省、自治区教育厅提醒考生,增加选课后,考生必须符合学校选课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报。

新的高考秩序将从20XX年1月到4月在部分省市顺利实施。具体测试时间为20XX年1月23日至25日。演习将模拟从考试组织、阅卷到招生计划、志愿填报的全过程,帮助考生了解新高考的考试方式,熟悉新高考的录取规则。

高考新改革 第16篇

说起课改我们都不陌生,回顾参加工作以来,所经历的课改浪潮已很多次了,今天我就课堂改革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课堂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体现课程选择性。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备课不充分

很多教师对备课没有足够的重视、课堂上学生身上表现出的很多问题、直接诱因就是备课不到位。虽说学校现在实施了集智备课,但很多时候也是走形式,没有把备好课这一任务落到实处。往往重视了大框的设计、对细节的关注不够、往往沿着一条路走下去,不能多个角度来设计、往往重视了探究内容、却忽略了方式、方法。

2、教师过多干预

课堂上教师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流程、虽说一开始给学生时间去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在汇报时不能按教师预想的结果汇报,会出现原有的自主探究、学生汇报演变为教师的横加干预,教师讲解。“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于我们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认为自己不讲学生就不可能会思想比比皆是。

3、学生小组合作成效不高

大多数小组合作时,学生仍处于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的状态。原本能在小组解决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组员之间的配合度不够。

4、课堂低效

一节课我们能解决几个问题?能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能达到几个学习目标?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很多老师的课堂低效、单一、乏味。在国家双减政策落地以后,“减负、增效、提质”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高效,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四、课改改什么

我认为课改主要改课堂,改教师,如果教师不变,课堂就不会变。所以课改的实质是改教师,教师应该改什么?首先,教师必须改观念,由原来的以师为本,变成以生为本;
由原来的以教为本,变成以学为本。其次,教师必须改变角色,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引导者。再次,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课堂模式,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所以,课改教材改革是前提,课堂改革是核心,改变教师是关键。

五、具体措施

1、抓好集智备课

周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要以集智备课为抓手,集中大家的智慧,备好课,做到胸中有竹,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

2、发挥三级三类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作为学校我们每学期要多组织各级各类的示范观摩课,让教师去观摩学习?,在学习借鉴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3、多组织听评课活动

每一次听评课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可能都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因为个别的教师面对学校领导来听课,可能思想上会更重视?,不管备课,上课我们可能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准备,你用的功多,效果肯定会会比平时更好,就算上的不成功,也可以吃一堑长一智。一次次的的积累就会成长。

4、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办学没有特色,一个学校没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只有根据本校及学生特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更有特色。

总之,课堂改革千百种,希望我们的老师要有大教育的思想,要着眼于整个教育事业,而不能只是为了应付每天的工作,一定要有探究意识,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教师在学习上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做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高考新改革 第17篇

自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 [20XX] 35 号), 决定由上海市和浙江省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到如今,上海与浙江的改革探索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两地进入新高考也已有20XX、20XX、20XX三届毕业生,从明年起多个省市也要相继进入新高考。

虽然吉林省还未启动新高考,但参考其他已启动新高考改革省份的《实施方案》,对我们仍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标杆意义,可以让现在还是中小学生的学生们、家长们在考试科目、时间、命题方式等多方面都能有一个参考、了解,这些方案可能就是未来即将进入高中的中小学生们将要面对的新模式。

首先,不管已启动新高考的省份怎么改,都将会是按照下面几个标准为原则,即:“两依据、一参考” 。

两依据: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部分省份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部分省份对外语听力有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所有改革省份均不分文理科,在采用“3+3”模式的省份,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三科;在采用“3+1+2”模式的省份,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物理或历史2选1,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选2。

一参考: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表现、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方面维度。在高水平大学综合评价录取、自主招生、春考等方面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在坚持教育公平性的基础上,逐步破除唯分数论。

小编在第一时间整理了各省图解版、文字版、解读版三个版本的改革信息。

图片版可供同学们直观、清晰地了解改革情况;文字版可供大家准确、科学地研读改革内容;解读版可供大家具体、详尽的知晓政策落实可能遇到的问题。

山东省

变化1

考试科目和时间

20XX年新高考实行“3+3”模式,考试科目包括国家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任选的3科。

国家统一高考

语文、数学、外语(笔试)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

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8日上午,连续组织两次,每次考试时长约20分钟,考试成绩取两次中的高分计入外语科目成绩。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主要考虑是避开夏季雷电等恶劣天气,增加了考试机会,有利于降低考试风险,维护考试安全和考生利益。

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其中语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外语(笔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9日-10日。实行学业水平“6选3”等级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选择考试科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由山东省自主命题,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选报3科参加考试,每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为何6月8日上午没有考试?

根据本次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统一高考取消了文综/理综考试科目,6月8日上午没有安排考试,这是基于全国高考的统一性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目前,全国只有6个试点省份取消了文综/理综考试科目,其余省份仍于6月8日上午组织文综/理综考试。国家将根据改革范围的逐步扩大,统一调整全国高考时间。

变化2

成绩构成和分数转换

20XX年新高考成绩满分仍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科使用原始分数,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生自选3科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计入总成绩,转换后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实行等级分数转换,是为解决等级考试选考科目不同、试题不均衡、分数不等值等问题,造成3科考试成绩不能直接相加而采取的制度设计。在有关省份试点的基础上改进优化,山东采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和“一分一段”形式,转换分数连续排列,保证考生每科成绩转换后位次不变和较好的成绩区分度,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变化3

划线和录取办法

20XX年新高考,考生报考科类分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3类。

普通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采取分段划线的办法,根据考生高考总成绩,划定普通类一段线、二段线。

其中,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划定;二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按普通类本科计划的划定。普通类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3个批次。

艺术类继续划定本科、专科文化控制线;艺术类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3个批次。其中,本科文化控制线以普通类一段线为基数,按教育部规定的各专业类别的比例划定;专科文化控制线与普通类二段线相同。

体育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根据考生综合成绩划定体育类一段线、二段线。体育类分为提前批和常规批2个批次。

其中,体育类一段线,按照体育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划定;体育类二段线,按照体育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作为高校录取体育类考生的最低控制线。

变化4

志愿设置和填报

20XX年,志愿设置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方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普通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96个,艺术和体育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60个。

改革后,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方式,将增强考生录取专业与兴趣特长的匹配度,避免大量考生因被调剂录取造成不符合专业意愿的状况。

96个专业志愿是允许填报的最大志愿数量,考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据高考成绩、专业遴选等情况综合考虑填报,可以填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只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随着改革实施,可参考的数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确,估计多数考生不需要全部填满了。

推荐访问:高考 改革 高考新改革17篇 高考新改革(汇总17篇) 高考新改革方案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