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试析《论十大关系》蕴含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试析《论十大关系》蕴含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时间:2022-12-18 13:40:04 思想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就是阐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矛盾。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两条主线;“以苏联为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处理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发展关系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雏形。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以苏联为鉴;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B03/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7)04-0081-04

《论十大关系》就是阐述十大矛盾,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又一次开创性相结合的典范。科学的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表现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历史过程,经过对发展道路艰辛曲折的探索,逐步形成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两条主线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问题。1956年,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形成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可以说,《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起点,也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最早萌芽。《论十大关系》内容十分丰富,关键之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二是政權建设。十大关系的前五个问题,就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7至9个问题,主要是围绕政权建设;其他两个问题,既围绕经济建设问题又涉及政权建设问题。无论是经济建设问题还是政权建设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战略问题,这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两条主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样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论十大关系》之前,‘毛泽东就强调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在《论十大关系》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指出:“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两大问题,可以说是毛泽东在总结和分析国际、国内情况的基础上,反映到《论十大关系》中的正确认识。不少研究文章已经指出,《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八大召开的国际背景是在1956年2月苏共召开的第20次代表大会之后。这次代表大会,既揭开了斯大林错误的盖子,对于世界各国共产党,其中包括我们党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坚定地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由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放弃一些十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很大的思想混乱,帝国主义也乘机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新的浪潮,从而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巨大的困难。国际上为防御帝国主义侵略及其经济上、政治上的禁锢封锁政策,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也基于国内曾经出现了高、饶反党事件,国际上出现了苏共“二十大”反对斯大林的问题,以及波、匈事件等等。毛泽东在探索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就不能不认真思考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建设问题。正如他所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分清敌我。如果让敌人混进到我们领导机关,那会对社会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专政造成多么严重的危险。”应该说,毛泽东对经济建设和巩固政权建设这双重任务的思索既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八大之后毛泽东继续深入探索。但是在毛泽东看来,这些探索都没能有效解决防止党在执政后改变颜色这一重大、迫切而又是带根本性的问题,这涉及到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红色江山能不能保证千秋万代永不变色的大问题;涉及到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会不会出修正主义的大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将无法进行。所以,毛泽东寄希望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政治变革来巩固政权,推动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而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带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今天回过头去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其实这是探索者的失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探索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都对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最终形成做出过开拓性的贡献。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开创和领导的根本大业,其前提是必须保证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正像邓小平所批评的那样,有的人只讲现代化不讲社会主义,我们要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92年,已退出工作岗位的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他审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向全党交待: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由此我们看到,两代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尽管时代背景变化很大,但其战略思考却如出一辙高度一致。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双重思考到邓小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再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党经过半个世纪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终于找到并提出了一条积极务实的科学发展道路并形成科学发展观,从而为当年困惑毛泽东的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双重思索找到了科学的答案。

二、“以苏联为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确保基本路线实施的“三个有利于”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拓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直到“十一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样从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思想,终于完成了从《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认识科学发展观思想

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深化与科学的定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思想蕴含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一个方针。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而劳动者又是生产力三大因素中的决定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表述,就是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回答是十分明确的。“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对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在国内汲取苏联教训,其中一条尤其值得引以为鉴,就是关心群众生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农民方面,“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在工人方面,“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对此,毛泽东特别指出:“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从毛泽东上述思想中可以看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对象是工人、农民,而我国对待工人、农民采取了与苏联完全不同的做法,就是深刻汲取了苏联不关心群众生活、长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教训,就是坚持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了我们党一贯的“关心群众利益”的思想。

以处理好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为例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毛泽东认为“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中央要发展工业,地方也要发展工业。就是中央直属的工业,也还是要靠地方协助。至于农业和商业,更需要依靠地方。总之,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以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为例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毛泽东认为“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以处理好党和非党的关系为例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胡锦涛也指出: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少文章已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以苏联为鉴”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方方面面的矛盾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以苏联为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所蕴含着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还缺乏研究。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命题,但是,“以苏联为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这些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地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提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对《论十大关系》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理论升华和重大发展。

三、处理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关系,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雏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第一个方面,是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科学理论依据。正因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明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在其中,“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思想,可以说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雏形。

在生产领域问题上,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做的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在沿海和内地的地域问题上,他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关系问题上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强调“我们不能向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毛泽东特别强调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得其所。强调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认为这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关系的基本方法。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地区优势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把东、中、西部各地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从《论十大关系》关手“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思想,到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使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指导原则更加具体、更加完善,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解决社会问题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经济增长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江泽民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强调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总之,《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以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勾画出科学发展观的两条主线,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苏联为鉴”,处理好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思想,成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以苏联为鉴”,处理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关系,成为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雏形。今天在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统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还要搞好政治文明建设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重新学习和领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意义十分重大。

推荐访问:十大 科学发展观 蕴含 思想 关系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