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姓是中华姓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科学院1987年公布的中华三百大姓排序中,列第296位。习姓人数虽不算多,但历史悠久,集聚典型,在中华姓氏发展源流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值得研究与探讨。
习国:习姓祖根地探查
习姓的源头在哪儿?文献中也有零散记载。《元和姓纂》:“《风俗通》云,习,国名也。”《古今姓氏书辨证》,也有“襄阳习氏,习子国之后”的记载。《通志》则将习姓的得姓方式,归类为“以国为氏”。因此,习姓来源千古习国,习国的爵称为“子”级,东周列国中,华夏古国有公、侯、伯、子、男五级爵称之分,习国为第四等的子爵国。
古习国在哪儿?《习仲勋传》称:“传说(古习国)在春秋时为诸侯国(今贵州习水一带),国灭后,即以国名习为姓氏。”这里,将习国的地点定在贵州习水一带。我们没有找到书中论点的依据,但东周时习国在贵州是不可能的,因为周时分封的疆域,远达不到云贵一带。《路史》对习国的地点有所提示:“《风俗通》云,习,国名。传有少习;预云:商洛武关。按此晋御楚之塞,在商洛东南九十(里),今永兴军。”也就是说,习国与少习有关。最早记载“少习”的文献为《左传》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晋国大夫士蔑说的一段话:“晋、楚有盟,好恶同之。若将不废,寡君之愿也。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晋代的杜预在注释中,认为少习在“商县武关也,将大开武关道以伐晋”。这里的背景为,春秋末晋楚争霸中,楚国据上风,左司马阪、申公寿余及叶公诸梁商议,并派兵围攻蛮氏,蛮氏首领蛮子赤则逃亡到晋国的阳地,向晋求援。晋国的士蔑说了上述一段话,晋国因内乱而无力与楚抗衡,蛮子赤也因此而成为楚国的阶下囚。
此时晋楚之争,方城一带已为楚之域内,其西的仓野、蒐和为晋的势力范围,而少习则正是晋楚之间的通道。《春秋分记》云:“少习,商州商洛县东有少习,秦谓之武关。”先秦时楚通上洛之地的交通要道为少习山的少习关,秦时已称之为“武关”。《水经注》在记载丹水所流时云:“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应劭日:秦之南关也,通南阳郡。”《陕西通志》“建置”中,有“习”地(国):“丹水自商县东南历少习,出武关,楚司马使谓阳地之命大夫日将通于少习以听命。习,国名,传有少习。武关,商州东百八十里,少习之墟,今有巡司。”因此,古习国的所在地“少习之墟”,应在少习山附近,今为陕西商南县的陕豫交界处一带,这里为中华习姓祖根地之所在。
襄阳:习姓郡望地揭秘
汉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实行,而在当时的郡县内形成了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形成了中华姓氏郡望的特有现象,习姓的郡望地则在“襄阳”。《广韵》载:“习,姓,出襄阳。”《元和姓纂》专门提到“襄阳”,“晋衡(荥)阳太守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姓解》提到《姓苑》书中说,“襄阳有习氏,汉有习响,晋有习凿齿”。《古今姓氏书辨证》提到“襄阳习氏”时,讲“汉有陈相习响,晋有习凿齿”。这里,提到习姓“襄阳”名人有汉代的习响、晋代的习凿齿。《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收录了较全的习姓历代名人共II个,其中汉晋时的襄阳习氏,占8人:东汉3人,习融,有德行,不仕。其子习郁,字文通,官侍中,于砚山南作鱼池,池边有高堤,山简每临此池,常醉呼日:此是我高阳池也。习承业,博学有才,历官江阳、汶山太守等。三国3人,习温,在吴任长沙、武昌太守。习珍,在蜀为零陵北部都尉,因兵败而自杀。习祯,字文祥,在蜀任南广汉太守。晋2人,习凿齿,字彦威,桓温辟为从事,累迁别驾,出任荥阳太守,著有《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习辟疆,凿齿子,才学有父风,位至骠骑从事中郎。
在习姓历史人物中,最有名望的是习郁与习凿齿。习郁虽然官至侍中,但他的创举是“习家池”,又称“习郁池”。这个池不但是当时襄阳的著名园林,而且还吸引了时在襄阳任职的山简。山简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的弟弟,《晋书》本传称,简镇襄阳,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名之为高阳池。所以,历代文献谈及襄阳习氏,必提“习家池”。清光绪十一年《襄阳府志》在“古迹”部,对习家池作了详细记载。《湖广通志》也多处提到习家池,该书的“人物”部分,也有习融、习郁、习贞、习温等列传。《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也都记有习家池,“在襄阳县南”。历代文人,也都有关于“习家池”的诗文。
习凿齿,也是习氏名人在“二十四史”中唯一有传的人物。《晋书·习凿齿传》云:“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宗族富盛,世为乡豪。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时为荆州刺史的桓温,辟为从事,后升为别驾,又出为荣阳太守等。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潜心研究,编撰《汉晋春秋》共54卷。“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习凿齿的史学观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隋书》中保留的书目有《习凿齿集》5卷,《新唐书》保留的书目为习凿齿所撰《襄阳耆旧传》5卷、《汉晋春秋》54卷、《习凿齿集》5卷。<资治通鉴》等书多次引用习凿齿的史论观点,反映了历代史家对他观点的重视。
关于习凿齿的遗存,《湖广通志》“古迹”部分,襄阳县有“白马山,县东十里,下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又,“含隐山,县东十三里,习凿齿隐此”。习凿齿墓,一据《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河南通志》等,墓在河南修武县西南太平乡习村。二据《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墓在江西分宜县北八十里。三据《大清一统志》,墓在安徽六安州南雷峰岩。《江西通志》记在万载县西八十里的书堂山,为习凿齿的避地读书处,新余县西北四十五里白梅峰(猴竹岭)有习凿齿庙。《陕西通志》载,在鄠县有凿齿村,村中有道安寺,传释道安与习凿齿曾游其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湖南益阳,江西新干、新余,均有习氏族人集聚,并以习凿齿为始祖,新余《梅田习氏族谱》、新干《新淦习氏四修族谱》,益阳《益阳习氏五修族谱》《益阳习氏六修族谱》,保留了当地习氏繁衍的具体情况,这些族谱有的还被美国犹他学会收藏。
邓州:北方习氏最大集聚地解析
据有关资料记载,河南邓州习氏,系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吉安市新干县)迁徙而来。邓州习姓始祖为习思敬,他由新干迁居邓州堰子里(今邓州十林镇习营村),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其后裔兴旺,而分为西户(小习营)、北户(习楼)、南户(小李凹村),主要集聚在十林、张村两镇,达2600余人,其中习营村有1300多人。其族众分迁淅川、桐柏二县,甚至远播湖北、四川、陕西、山西、青海、甘肃、新疆、北京等地。
习营村,不但保留有《习氏家谱》,在村庄西南隅,保留有习思敬之墓,其附近还建有习氏宗祠,以及习仲勋纪念馆和习氏历代名人堂。
据《习仲勋传》以及《习氏家谱》记载,习仲勋的家乡在陕西富平县西南十五里的习家庄(今属富平县淡村乡中合村),这个村庄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习仲勋祖父习永盛一家自邓州逃荒至此落户后,才建立的新庄。
习永盛为习思敬的后代。其主支谱系为,思敬生汝华、汝华生希诚、希诚生元闻、元闻生钦俊、钦俊生栋、栋生奇、奇生常、常下一代不详、生斌、斌生文中、文中生科、科生国科,国科生子四人,第四子为玉策。永盛为玉策的长子,永盛在邓州生长子老虎(小名)与女儿大女(小名)。清光绪八年(1882年),因邓州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乱,习永盛一家四口,背井离乡,向西逃荒至陕西富平,几经迁徙,光绪二十六年在淡村附近的南堡子村落脚。几年后习永盛次子即习仲勋的父亲习宗德、三子习宗仁相继出生,习永盛为维持生计,走乡串户,做起了小买卖,终因病饿交加,猝然死去。永盛妻张氏,带着四个子女,艰难为生。长子老虎应募当兵吃粮。在军中升为“廷卫”,光绪二十六年顺道回乡送去了银两,才使得习家生活有了改善,在淡村西刘堡南面二三里,选了一块宅基,从此习氏在富平正式有了家,富平才有了“习家庄”。
邓州习氏的字辈排序为:国玉永宗,中正明通,继述承显,尊守从荣。
自思敬为人邓第一代,玉策为第十四代,永盛为第十五代,也是入富始祖,宗德为第十六代,仲勋(中勋)为第十七代。富平习氏,也已繁衍50余人。邓州习氏(思敬后裔)总数已达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