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魔都创智正当时

魔都创智正当时

时间:2022-12-06 12:05: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智能电动汽车:“智”造新标准

2018年4月27日,北京国际车展,上海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威马汽车”)带来的国内首款全车交互纯电SUV威马EX5,以其新鲜的全车交互智能体验吸引了众多目光。正是这款车,凭借创新智能的交互设计荣获2018年iF设计大奖,成为全球唯一获奖的电动量产车型。而官方给出的不足20万的起步价格,也实在是刷新了智能电动汽车的价格想象极限。

时间倒回到3月28日。

浙江温州瓯江口的阳光灿烂,百花盛开。

在僅用了16个月建成的威马汽车温州智能产业园,威马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EX5缓缓出现在聚光灯下,它的创始人沈晖难抑心中激动。

“2018年3月28日,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沈晖的眼眶中泪光闪烁。“八年前的今天,是福特正式和吉利签约收购沃尔沃汽车的日子,那一天是我选的。”

10年前沈晖是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具体操盘人,完成了中国本土车企至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如今,他又将全部的造车梦想和激情投入到了威马,并将威马对标于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之中的王者,“我们这款车将是帮助威马汽车走向世界冠军的开始。” Weltmeister,WM在德语中即是冠军的意思。

2015年成立于上海的威马汽车,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完成了融资百亿、成为“独角兽”,组建工厂、发布车型、展开预售等一系列大动作,2018年下半年,续航里程达到460公里的电动SUV威马 EX5将会陆续交付到预订用户手中。

作为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马汽车试图通过“AI+硬件+软件+服务”的结合,“不论何时、何地、何人,始终如一地为用户提供Always On的无缝体验”。“目前中国已经领先于德国、日本、美国成为世界智能新能源车的创新基地,威马汽车的愿景就是将科技普惠于民,造用户用得起、用得爽的高效智能电动汽车。”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表示,“威马汽车打造了独有的C2M客制化生产方式,让用户可以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甚至是制造。威马跑完冠军之路的80%,剩下的20%与用户共创。”对于这支由新世代汽车人+智能时代互联网人共同组建的团队而言,“一切以用户为中心”是再自然不过的共识。

而智能,更是体现在威马温州的自建工厂之中。这是一座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集采世界汽车制造所长,大量应用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数据化管理系统,对标工业4.0的智能工厂。

车身生产主线自动化率达到了100%,同时采用先进的在线和离线激光测量,以及三坐标测量系统,在白车身尺寸和质量控制上达到“两毫米工程”这一业内的高标准。

威马汽车还创新地运用机器视觉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协助工人解决传统制造业中的难题:针对车辆零部件错漏装的检查,威马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质量检测系统——“AI质检员”,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车辆数据,将数据传送到云端的图像识别引擎,比对后生成检验报告并实时反馈给质检员提示是否异常。

这套系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不断迭代,提高质检准确度。这是AI技术在汽车工业制造的率先应用,既大大降低了工人在线的劳动强度,也可有效提高质检标准、避免人工可能存在的疏漏。

在总装车间内,质量检测系统由AI与AR技术结合而成——在整车质检工位安装了3个摄像头,实现扫描完车身后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然后通过图片识别这类AI技术,检测车辆的轮圈、天窗、车顶踏板等配置是否符合标准。这些数据会同步显示到工位处人类质检员佩戴的微软Hololens AR眼镜上,实时查看检测结果。这一技术有很强的延展性,未来喷漆、内外饰、车辆零部件、瑕疵检测等作业场景都可以应用这种检测方式。

机器人和智能化技术主要由博世、西门子、SAP、杜尔、发那科、库卡等世界领先的供应商合作提供,并前瞻性地预留出了软、硬件升级空间。可以说,这是一座“有生命的工厂”,不断变化,没有边界,拥有无穷潜力:从订单生成到排产制造,都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客制化生产。沈晖风趣地说,曾经有媒体通过探访几家新造车企业的工厂进度来判断是否真的资金到位和真的准备造车,这里我只想说:“威马温州基地的大门是随时敞开的,其实,我们的工厂还没建大门。”

2018年年中,威马汽车开始着重搭建以“威马智行合伙人”为核心的新零售体系,首批目标20座城市。基于此,威马将达成全球总部落户上海、智能工厂扎根浙江、核心供应链聚集江苏、新零售网络布局长三角的战略规划。

科技的伟大不在于超级,而在于普及。伟大的时代给了中国汽车工业换道超车的机会。致力于成为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普及者的威马汽车,顺应脱虚向实的政策方向与市场变革,以发展先进智能制造为基础,带动产业链创新,构筑围绕智能电动车的全新价值链体系,试图凭借创新理念与最先进的全球化工业体系在中国崛起。

“我们团队里的许多人曾经都在世界500强企业里工作,但结果是大家纷纷回国,抱团搞事情,因为我们的内心怀抱着一个相同的‘小情怀’——实业兴邦,产业报国。”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表示,“我们很欣慰,威马人的这个‘小情怀’,正好与国家脱虚向实的‘大战略’号召不谋而合。”

超导技术:冲击“中国创造”的世界级企业

走进上海超导的展示大厅,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一辆正在倒挂着行驶的磁浮列车模型,只见它向下冒着白烟,哧溜一下,便快速地从轨道下方滑过。

“这项技术将来可以用在上海高架下建造‘倒挂’的磁浮列车,用以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情况。”上海超导材料事业部总经理朱佳敏告诉《新民周刊》,上海超导把自主生产的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编织成小薄块置于小车内,通过温度为-196℃的液氮给小车降温,使超导材料达到超导态,以保证超导材料的完全抗磁性与量子锁定能力。因此,被液氮降温的小车可以正向或反向悬浮在永磁体上/下,或是顺着永磁体轨道快速悬浮“飞行”。

“科学家们正在将这一原理用在轨道交通上,打造未来高铁——超导低空列车。因为没有与地面的摩擦力,超导低空列车只受空气阻力影响,速度较高铁可提高2—3倍。” 朱佳敏还指出了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的诱人前景,未来的磁悬浮列车可以在真空管道内实现每小时千公里以上的载人时速。“日本铁路东海公司进行的超导磁悬浮高速列车载人试验,创造了时速603公里的世界高铁最高速度;马斯克的‘胶囊列车’如果建成从纽约到华盛顿只要29分钟。而我们磁悬浮列车也能将京沪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到半个小时。”

与低温超导材料相比,高温超导新材料能在较高温度下達到“零电阻”,在电力能源、高端医疗、高速交通、大科学仪器、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世纪第一个10年,全球只有3家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供应商,两家在美国,卖得很贵;另一家在日本,禁止出口。

2007年,上海交大团队经过3年多自主研发,研制出国内第一根百米级高温超导带材。如何将实验室成果转为产品,惠及千万百姓?2011年,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与上海交大深度合作。双方走出一条“术有专攻”的产学研合作道路。“双方成立上海超导联合研究院,交大获得研究经费持续研发,企业给予一定百分比利润回馈。”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跃介绍。

2013年,从小就爱发明创造的朱佳敏作为上海超导的研发人员和同事白手起家完成了他最大的“作品”——磁控溅射机。磁控溅射机是制备二代高温超导带的必需设备,使用封闭磁场来控制原材料粒子的高速率溅射,实现层层镀膜。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生产装备,对高温超导这样的国际前沿科技产业而言至关重要。

“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外形可以参考实验室小型装置,但里面的电路水路都要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朱佳敏负责其中所有的电路设计、制作、布线和调试。在光板上用一根根导线拗,一个个元器件焊,最后熬了几个通宵趴在地上完成了电路的接线。朱佳敏形容当时的工作状态,几乎是用匍匐前行的侧卧姿势在干活。

口号或者所谓的伟大理想才聚到一起,而是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彼此挣扎,彷徨,却始终难以掩盖的,时不时绽放的耀眼的光芒。“我们一群人并肩作战,终将迎来人工智能变成现实的春天。”

推荐访问:正当时 魔都创智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