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策略

基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策略

时间:2022-10-27 09:15:1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针对新时代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通过剖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在教学方法、分模块化课程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加大创新创业课程经费投入及专任教师能力提升等层面展开教学改革探索,以期为培养符合各行业需求、具备较强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人才做出积极尝试,也为高校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案例库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高等教育要立足创新创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强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应跟上新的教育精神要求。因此,本研究基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发展背景,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存在的弊端,提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并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

一、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新要求

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堂创新实践活动与频繁的实训锻炼,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创新创业技能及实践水平。但实际,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地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锻炼。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在案例研讨和课程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用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机结合,将创新创业案例融人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并不断更新,积极引导学生对创新案例进行思索,开启发散思维式讨论,提出更多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具体到院校所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思维应当体现在职业潜能分析辅导、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及实现职业发展规划方案目标的具体措施等领域。职业潜能分析辅导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和职业机会分析。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应注重引导学生找准职业定位,以创新创业思维为导向,明确个人发展方向,设计职业发展通道和行动方案。实现职业发展规划方案目标的具体措施应根据社会总体发展环境状况,结合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实践和个人实践活动中,阶段性检验已拟定的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发展策略是否符合实际条件,关注匹配程度,及时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修改,在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思维的理解中,帮助学生形成具备自我修正、自主更新的方法论体系,使得学生能够合理按照所设定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进步,逐步取得事业上的进步。

二、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师资严重短缺,课程价值难以评估

当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负责统筹安排,授课教师以负责学生就业的行政人员或辅导员为主。这些授课教师多为年轻教师,一方面他们的工作期限较短,既没有参加过较为系统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也没有形成能够应用于创新实践教学的案例库,尚无较为充分的职业经历及授课经验,课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年轻教师中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人数较少,到企业或地方上挂职或具备产学研合作履历的教师也较少,这普遍反映出该课程的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除此之外,不同的授课教师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求职经历,其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授课内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使得课程的实际价值难以评估。

(二)授课班级规模过大,影响课程实施效果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点是差异化教學,但实际上,许多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是采用多个班级合上的授课形式,班级规模庞大、学生数量较多,授课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更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同时,由于班级规模过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探究研讨性教学设计、小组合作发散性讨论等教学形式难以发挥作用,这使得课程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课程执行不合理,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案例库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院校明确规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时和具体学期安排,但是在实际执行当中却时常打折扣。此外,创新创业领域实践性较强的案例是很多的,但很多院校却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案例库,授课时更多地还是采用教材上已有的陈旧案例,这使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难以达到真正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策略

(一)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合理划分课程模块,以模块化教学催生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以与时代知识更新联系紧密的案例为基础,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案例积极探讨,规划后续行动方案,以此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其次,高校应当开展多轮次的研讨,结合办学特色及发展规划,将设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划分为若干模块。再次,高校要整合优质教师资源,对教师进行分组,让每组教师专注于一个模块的课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和模块课程的一致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优势。最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由学生主导课堂进展,有效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案例库,并适时更新,注重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优化组合

该课程的实践性说明课程案例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尽量选取能够反映新时代特征、引发社会舆论探讨的典型案例,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应搜集大量案例,编制教学案例库,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其次,教师要将课程教学安排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假期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活动,并举办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座谈会,让学生获取真实、可靠的实践经验。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实践活动中考虑如何设定职业发展目标,以及后续发展所从事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全面了解自身状况,及时调整职业发展规划方向,以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建设特色化的创新课程

在创新创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也应当追赶创新创业的实际要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院校应当尽早加大经费投入,购买相应的硬件、软件设施设备,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平台,打造包括翻转课堂、情景模拟、软件实训、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结合的特色化创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院校与企业、现实与虚拟等不同渠道的配合,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渠道中学会融会贯通,以达到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的培养目标。

(四)采取学习、培训以及一系列实践渠道,全面提升授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首先,院校可邀请或聘请知名企业的职业规划专家、人力资源发展主管到校给任课教师授课,对任课教师遇到的难题进行相应的解答,促进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好地开展。其次,院校对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该类教师的职业规划理论知识修养和策划技能。再次,院校应当完善对此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吸引更高水平的教师加人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代表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同时适当增加“双师型”教师在此类课程授课教师中的比重。最后,院校要组织教师之间开展创新实践教学能力竞赛,开展互评互助,促使教师稳步提升创新实践教学水平,以保证达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面临很多难题,需要开展多方位的教学改革,后续应当以增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调动各类型校内校外资源,以多种教学方式合理融合为手段,调动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学生离开校园后的职业发展制定可及时更新的规划方案,帮助学生毕业后迅速融人社会,适应社会发展步伐,也为高校未来建设更加高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咨询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新刚,聂燕.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对外参加比赛经验总结及其传承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8).

[2]李散绵.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17,(3).

[3]雷國慧.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6).

[4]王前锋,高凯.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9).

推荐访问:课程改革 实践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 培养 策略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